365体育投注:人民政府365滚球盘:印发365体育投注:“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12-09 信息来源:市政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委、办、局,市各有关直属单位:

    现将《365体育投注:“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365体育投注: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十月十日

 

            365体育投注:“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我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现根据国家、省365滚球盘:人口工作的总体部署和365体育投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365体育投注:“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口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目标,紧扣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大任务,以争先创优为抓手,认真实施“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人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口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增强了盐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65体育投注:被国家表彰为首批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一)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16.1万人,比2005年增长9.3万人,年均增长1.86万,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5%以上,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3左右,稳定低生育水平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得到巩固,人口总量控制目标顺利实现。

(二)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全市各级积极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以县(市、区)为单位免费婚检实现了全覆盖,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呈下降态势,2010年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52‰,有效地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孕产妇死亡率2.67/10万,比2005年(21.14/10万)下降了87.37%。婴儿死亡率3.81‰,比2005年(8.29‰)下降了16.69%。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4.2岁,比2005年提高1.2岁。人口受教育程度也稳步提高,2010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5.40%,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2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76%。

  (三)劳动力人口持续增加。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18-60岁)达550万人,占总人口67%,比2005年增加20多万人,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抚养系数继续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人口红利期”。

(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51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五年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逐渐完善,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成,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

(五)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人口在城乡间、区域间的流动迁移。2010年,大市区建成区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80多万。全市人口城市化率达到47.8%,比“十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

(六)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每年都召开一次市县五个计生责任人、市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市主要领导动员部署,县(市、区)委书记、齐抓共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市委书记递交目标责任书;年终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总数增加到33个,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合力。

 二、当前人口发展形势

(一)机遇与挑战

随着江苏沿海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市已处在国家两个战略的交汇点上,重大机遇千载难逢,经济社会发展前景良好。在经济社会必将快速发展的同时,盐城人口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市人口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少生了400多万人,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促进了综合实力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但应该看到,新时期人口发展将出现重大转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和影响领域将更为深刻和广泛,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密切相关,人口工作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我市是一个人口大市,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全市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非常艰巨。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20-29岁)每年近70万人,加上“十二五”期间大量独生子女进入婚育期,人口出生高峰即将到来,传统婚育观念的转变任重道远,现行生育政策和群众生育意愿还有一定差距,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压力。二是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我市将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也将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继续加快,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2010年全市60岁以上人口130多万人,老年人口比重达16%,快速老龄化将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人口素质虽稳步提高,但出生缺陷发生率仍居高不下,群众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全市创新创业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仍然较为紧缺。整治“两非”虽初见成效,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根本解决,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巨大压力,治理的力度仍需加大。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全市流动人口在100万人以上,随着国家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流动人口将进一步加剧,城市化率将大幅提升,大市区每年将净增10万以上非农业人口,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亟需加强。家庭特征出现规模小型化、结构多样化、居住离散化、关系松散化的趋势和特点,随着传统家庭功能的弱化,家庭婚姻、生育、养老等方面出现诸多新的问题。三是人财投入与事业发展不相适应。有的地方计生队伍机构与人员不稳定,队伍素质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少数地区财政投入与中央、省市规定的具体要求和人口计生工作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群众应享有的法定计生奖励政策不能及时足额兑现。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殖健康和家庭保健需求。可以说,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将对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未来几年是盐城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人口安全问题的凸显期。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下,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365滚球盘:人口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365滚球盘: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抓住人口发展形势转变带来的新机遇,实行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稳定人口计生工作机构和队伍不动摇,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责、结构、分布等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预测运用人口预测系统CPPS软件,预测的基础数据为生育水平、生育模式、期望寿命、死亡模式、出生性别比、基年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选三种方案,即高方案(1.8)、中方案(1.5)、低方案(1.2)。生育模式:盐城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生育模式。基年人口年龄性别构成、期望寿命、死亡模式、出生性别比根据盐城人口普查资料。

 

365体育投注:2010-2020年人口自然变动预测

=================================================================================

年份          TER=1.2                  TER=1.5              TER=1.8    

  出生率 死亡率 自增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增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增率

----------------------------------------------------------------------------------

2010   9.7     7.78   1.92  11.89 7.68  4.2   13.99   7.59   6.4

2011   9.98   7.92   2.06  12.2  7.8   4.4   14.32   7.69  6.63

2012   10.03  8.06   1.98  12.24 7.92  4.32  14.34  7.79    6.55

2013   9.77   8.22   1.55  11.89 8.06  3.83  13.9   7.91  5.99

2014   9.19   8.37   0.82  11.66 8.08  2.97  13.01  8.01  5

2015   8.37   8.53   -0.15  10.85 8.32  2.53  12.81  8.12  4.69

2016   7.5     8.69   -1.19  10.07 8.45  1.62  11.54  8.23  3.31

2017   6.7     8.86   -2.16   9.50    8.6    0.90  10.39  8.36    2.03

2018   6.06   9.08   -3.02  9.12    8.79  0.33  10.25  8.53  1.72

2019   5.56   9.3    -3.75   8.45    8.99  -0.54    9.76   8.71  1.05

2020   5.18   9.52   -4.34  7.50  9.19  -1.69  9.26  8.88  0.38

----------------------------------------------------------------------------------

 

从预测情况看,“十二五”时期,我市出生人数将有所增加,但从年龄结构看,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继续下降,老年人口系数由于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和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人口)所占比例将达75%左右,总抚养比较低,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正处于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对盐城经济发展特别是沿海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2020年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人口红利期”将逐渐消退,将会给盐城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十二五”人口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盐城”这个主题,始终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这一总目标,深入总结和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着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用人的全面发展统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与分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综合治理。把人口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行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对人口问题实行综合治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积极开展创建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市、区)活动,巩固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创建成果,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发展思路和“大人口”的工作理念,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健全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才保障六个机制,不断创新人口发展思路和工作机制。

  分类指导。根据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行之有效的人口发展目标和政策,抓重点,破难点,整体推进人口问题的有效解决。发挥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导向作用,针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工作基础差异,进行分类指导,促进整体工作平衡发展。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 期末总人口控制在835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5左右,全市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于正常,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区域人口分布更加合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应对,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日趋完善,率先在全省建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先导区。

  四、“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

实行人口和发展综合决策。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省“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坚持把人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党政一把手做到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实责,落实 “人口计生五位责任人”的领导体系,实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定期会办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作用,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推动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

稳定低生育水平。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低生育水平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生育,严格控制政策外怀孕和生育。全面深入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开展诚信阳光计生行动,不断提高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树立一批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实施“世代服务”体系提质工程, 建设数字化世代服务站,形成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人口决策和服务管理水平。全市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5%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达标率达95%以上,人口信息化建设指数达95%以上,人口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

  (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着力提高人口素质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国际人口基金项目为先导,促进人人享有优质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扎实推进优生促进工作,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优生促进工作机制,建立优生优育优教一体化为内容的“三优工程”,完善出生缺陷一级、二级、三级干预体系,大力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面开展婚前遗传咨询指导、免费婚检、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残疾预防、性病与艾滋病防治等项工作,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规范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妇女生殖健康和儿童健康水平。积极推进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加大对婴幼儿早期发展与教育的投入。全市孕前优生健康覆盖率达90%以上,家庭健康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0%以上,产前筛查率达90%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0%以上,0-3岁儿童优生优育优教服务率达90%以上,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8‰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内,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十一五”期末基础上提高1岁。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重视0-3岁婴幼儿发展,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发展高中教育,优化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教育,提高人口文化、技能、道德素质,化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我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到2015年,公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省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2年以上,从业人口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以上。

努力扩大就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机制,加强就业培训,完善就业援助,鼓励劳动者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切实缓解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开发就业岗位达到30万个,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十二五”期间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建立完善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和救助,扩大保障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十二五”期末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全面推进市民文明行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构建诚信社会。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举办人口文化节,积极倡导生育文明理念,推进新型家庭文化建设,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三)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努力改善人口结构

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加快实施“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解决城乡家庭特别是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生育、养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计划生育优惠政策与普惠政策相融合,全面兑现人口计生奖励优惠政策,做好人口计生政策与扶贫开发、社会保障、教育赞助、老龄事业等相关民生政策的衔接,使惠民政策充分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待。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提高家庭收入和保障福利水平,特别是增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消费和发展能力,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力度。健全“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宣传教育、利益导向、全程服务、规范管理、严查“两非”的五项措施,促进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关爱女孩、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舆论氛围。继续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区域协作,建立完善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数据共享机制,通过上下联动、部门联手、区域联合、综合治理,有效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十二五”期末,全市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老龄人口社会保障,稳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重视老年人口的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全社会兴办老年卫生保健、老年教育、老年公寓等老年服务事业,建设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共同推进养老机构的建设发展。加强老龄化对策研究,关注老年精神关爱,倡导全社会敬老爱老之风,持续推动老年文化、体育、教育等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

  (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人口合理分布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转变。到201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58%,大市区人口达到150万人。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统筹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引导人口向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开发区域集聚。深化户籍、就业、社会保险、土地管理等制度改革,依法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逐步消除阻碍人口流动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引导力度。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达90%以上。完善城区流动人口服务网络,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入学、计划生育等问题。健全区域协作机制,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做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逐步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五)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关心帮助困难群体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与社会发展,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分享经济资源的权利。保障妇女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提高妇女生活质量。认真组织实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卫生、法律、生活等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优化儿童成长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儿童创新能力和科技素质,有效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使儿童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切实做好残疾人工作。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将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人口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增强做好人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战略研究,加强政策统筹,加强工作协调,加强任务落实,努力开创人口工作新局面。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人口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指标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制定和实施好“十二五”人口规划,全面加强人口工作,建立健全人口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人口工作的综合治理机制,推进人口综合决策,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均衡发展。要抓好人口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强化督导。要将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围绕人口安全和区域热点,开展人口问题和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加强相关部门、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每年举办盐城人口论坛,定期发布研究成果,建立健全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发利用人口信息资源,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和部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间的内在规律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动态监测,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支持。

(三)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具有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综合改革和城市社区建设中,要确保计划生育机构和人员的稳定。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一律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服务机构,乡镇按照不低于常住人口万分之1.5比例配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技术服务人员比例不少于60%。推进村(居)计划生育专干“县聘镇管村用”制度,进一步落实村级计生专干工作报酬及养老保障等制度。加快计生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工作队伍。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逐年增加投入,确保投入数量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确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当地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返回顶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