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人民政府办公室365滚球盘:印发365体育投注:市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08-08 信息来源:市政府

亭湖区、盐都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委、办、局,市各有关直属单位:
  现将《365体育投注:市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365体育投注: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7月4日
                                    

                                  365体育投注:市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是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功能与文明的体现,是今后应重点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为进一步完善市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急救服务需求,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江苏省急救医疗中心(站)建设管理规范》和《365体育投注: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市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问题
  (一)市区院前急救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1.急救点逐步增加,院前急救服务网络逐年扩大。1987年,365体育投注:救护站成立,当时只有一个急救点,每天只有1辆值班急救车。2006年更名为365体育投注:急救医疗中心,现建有1个指挥调度中心、6个急救点,分别位于城北、城南、城中、城西、伍佑地区,每日安排14辆值班急救车提供日常院前急救和应急保障任务,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基本满足了建成区范围内的群众急救需求。
  2.急救医疗设施改善,院前急救能力不断提高。市救护站成立之初,调度室只配备有“120”急救专线电话,无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系统。2006年市急救医疗中心建成了院前急救调度指挥系统,该系统具备了救护车定位追踪(GPS)、呼叫号码位置显示、计算机辅助指挥、移动数据传输、无线电语音通讯、三方通话、通话录音、突发事件预警、市县调度信息联网等功能。急救车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现共有急救车14辆,其中监护型负压救护车1辆,监护型救护车8辆。各类急救设备较前明显改善,完成了我市院前急救从“转运型”向“急救型”的转变。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逐年提高,急救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市急救医疗中心成立以来共抢救各种危重病人15万多人次,参与了200余次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工作,急救里程达近1000万公里。2013年全年院前急救近1.2万车次,长途转运380人次,完成各类医疗保障和现场服务120多车次。
  3.院前急救服务进一步规范,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制定了《365体育投注:院前急救质量控制手册》,规范院前医疗服务行为,制定了急救各流程的质量控制标准,严格按照《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的规定分流转运病人。急救受理、调度、出车和现场急救处置率等指标均达到了《江苏省急救中心站建设管理规范》规定的标准,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获得了“人民满意基层服务单位”称号。
  (二)市区院前急救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院前急救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老龄化的加剧,急救疾病谱的变化,急救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近三年市急救医疗中心的日常前院急救量年平均增长5%以上。同时,市民不合理的非急救服务叫车大量占用有限的院前急救资源,市民“要车难、等车时间长”的矛盾依然存在,亟需缓解。
    2。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和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任务加大。由于交通事故、火灾等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我市市区应对突发事件医疗救援能力亟待提高。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市国际国内重要会议、重大活动越来越多,社会管理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重要活动,都对医疗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院前急救网络不够健全。目前市区共有人口约160万,对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以及《江苏省急救医疗中心(站)建设管理规范》“按照城市人口不低于每5万人一辆急救车的标准;1辆急救车编配5名人员;原则上每个急救医疗分站服务人口10万左右”的要求,约需建设急救点10至16个,现市区急救点较少,特别是大部分农村地区,无急救点,急救服务的半径较长,急救网络布点不能满足现有急救需求。
  4.院前急救资源不足。按市区160万人口计算,对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以及《江苏省急救医疗中心(站)建设管理规范》的规定,需要配备急救车32辆,而现只有14辆;工作人员需要160名,目前在职人员84名,其中编内41名,编外43人。同时,急救医疗服务需求逐年增加,而急救车辆、人员与急救点没有得到同比增长,导致急救资源总体配置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5.院前急救能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待遇相对较低,专业发展比较局限等因素,急救队伍不够稳定,出现“招不到、留不住”现象。目前市急救医疗中心人员配备不全,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化急救需要。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坚持规范标准,坚持统一协调,坚持严格监管,以服务市民和保障城市安全为核心,以完善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加强急救内涵建设为重点,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二)基本原则
  1.满足需求、确保基本。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在确保市民基本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整体规划,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院前急救服务需求,满足城市整体规划建设布局需求,满足重大活动保障的需求,满足应对突发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需求。在确有余力的基础上,提供转院、出院服务。
  2.突出重点、完善体系。重点加强辐射农村的急救点建设,合理划分急救区域,依托公立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急救点。市急救医疗中心进一步规范现有各急救点,配足急救车辆、人员、设备和设施,同时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院前急救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建成以市急救医疗中心为调度指挥平台,以各急救点为服务网络的,反应敏捷、救治有效、转运迅速,并能与院内救治协调配合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
  3.统一调度、协同负责。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事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规定设区的市设立一个急救中心。市卫生局负责规划和组织实施市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管理市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辖区政府负责落实急救点业务用房。市急救医疗中心负责急救车辆和工作人员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市财政局负责市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和运行的经费保障。
  4.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有关建设标准要求,按照《365体育投注: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的要求,对我市院前急救网络建设、车辆、人员配置等实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年完成,逐步建成标准规范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
  5.关注民生、优化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健全院前急救各项制度和流程,强化质量控制,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服务水平。
  (三)工作目标
  1.总目标。到2020年底,建成机构健全、设施配套、装备精良、信息通畅、反应快捷、服务良好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构建与各级医疗机构紧密结合、覆盖大市区城乡的基本现代化院前医疗急救体系。
  2.近期目标。在2年内市急救医疗中心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急救点功能和规模,在市区再建成7个院前急救点。其中,2014年建成3个急救点,新增加10辆急救车,并淘汰5辆现有急救车;2015年建成4个急救点,新增加13辆急救车。到2015年未,市区形成13个急救点,共有32辆急救车,同时,急救人员、信息系统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基本满足市区院前急救需求。
    3.远期目标。到2020年市区再建成3个急救点,新增8辆急救车,共建成16个急救点,40辆急救车,进一步完善市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切实做到缩小抢救半径、缩短抢救时间,达到城区十五分钟、农村地区半小时内急救车到达救援现场的目标。
  三、工作任务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原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365滚球盘:加快发展急救医疗事业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2]144号)、《江苏省急救医疗体系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省卫生厅、苏卫医〔2012〕43号)和《江苏省急救医疗中心(站)建设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其总体要求是“按照城市人口不低于每5万人一辆急救车的标准;1辆急救车编配5名人员;原则上每个急救医疗分站服务人口10万左右”。同时考虑到目前市区已建急救点的现状和区域内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交通状况、医疗机构设置等因素,近期按照160万人口,远期按照200万,以此规划以下几方面工作任务。
  (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
  1.调整完善现有急救点。市急救医疗中心调整和完善现有的6个急救点的功能和规模,2014年将开放大道急救点调整到市中医院,对照《365体育投注:市区院前急救点建设标准》对现有6个急救点改造完善,每个急救点至少拥有2辆以上监护型急救车,配备相应的急救人员,建成规范的急救点。
  2.盐都区急救点建设。2014年,盐都区在西南片依托当地二级医院(秦南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一个急救点。2015年在盐都区龙冈镇卫生院、郭猛镇卫生院分别建成两个急救点。2017年,在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楼王镇)再建设1个急救点。每个急救点至少配置2辆监护型急救车辆,有专职的院前急救人员。至2020年末形成拥有至少8辆急救车,4个急救点,辐射盐都区农村地区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网络。
  3.亭湖区急救点建设。2014年,依托亭湖区人民医院建成1个急救点。2015年在盐东镇卫生院建设1个急救点。2017年在便仓镇卫生院建设1个急救点。2019年在黄尖镇卫生院建设1个急救点。每个急救点至少配置2辆监护型急救车辆,有专职的院前急救人员。至2020年末形成拥有至少8辆急救车,4个急救点,辐射亭湖区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网络。
  4.市开发区急救点建设。2014年,市开发区依托惠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个急救点,配置2辆监护型急救车辆,有专职的院前急救人员,满足市开发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
  5.城南新区急救点建设。城南新区对照《365体育投注:市区院前急救点建设标准》对现有的伍佑急救点进行改造完善,建成规范的急救点。2015年依托城南医院建成1个急救点。每个急救点至少配置2辆监护型急救车辆,有专职的院前急救人员。至2020年末形成拥有至少4辆急救车,2个急救点,辐射城南新区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网络。
  根据国家和省文件规定,结合盐城实际,制定了《365体育投注:市区院前急救点建设标准》(具体见附件1),各急救点按此标准建设。
  (二)急救信息体系建设
  1.新建市级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按照省卫生厅制定的《江苏省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方案》的要求,依托市卫生信息区域平台,2014年建成市级卫生应急决策系统,达到与省卫生厅、市政府以及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各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应急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上报、及时响应、信息共享、指挥高效的目标。
  2.构建大市区急救医疗指挥决策系统。升级现有的市级急救指挥通讯网络系统(包括通讯信息子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录音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等),建立信息共享、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全市急救医疗指挥调度信息系统,并实现与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市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的互联互通。市直急救点和亭湖区、盐都区、开发区、城南新区所有网络急救点均由市急救医疗中心统一调度指挥,做到“一网受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3.构建市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救援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大市区急救指挥通讯系统联网功能,实现突发事件紧急医疗监测预警。整合市区院前和院内急救资源,急救指挥通讯系统与医院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远程会诊系统,实现急救车辆与医院急诊之间的有线、无线通信、视频联系,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医疗救援能力。
  (三)急救车辆及急救设备的配置
  1.急救车辆配备。按照城市人口不低于每5万人一辆急救车的标准,对市区急救机构配备急救车辆。2014年市财政投入10辆急救车,并淘汰5辆现有急救车,满足现有急救工作需要。2015年再投入13辆急救车,到2015年底,市区急救车辆总数量达到32辆。2015年后逐年增加急救车辆,并淘汰更新一部分过使用期限的急救车辆,到2020年,市区急救车辆总数量达到40辆。加强对特种救护车辆的投入,至2014年末,负压监护型救护车数量达到4辆,逐步配备现场应急救援指挥车和医疗救援物资储备车等特种车辆,努力实现急救车辆的专业化、系列化。
  2.车载医疗设备。急救车辆应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标准配置车载医疗设备,提高急救质量和抢救成功率,加强管理保证车辆、设备、药品、器械和通讯设备处于应急完好状态,确保突发事件急救医疗、医疗安全和满足市民需求。所有车辆必须配备成监护型急救车,监护型急救车车载设备包括监护除颤仪、急救呼吸机、心电图机、快速血糖测定仪。
  3.急救物资储备库。对照国家急救物资储备配备要求,市急救医疗中心购置一批急救药品、急救设备,建立一个规范的急救物资储备库。
  (四)急救人员配备与队伍建设
  1.急救人员配备。按照《江苏省急救医疗中心(站)建设管理规范》“1辆救护车编配5人”的规定,市急救医疗中心和各急救点应配齐配全急救人员。急救人员主要包括:急救医师、急救护士、急救驾驶员、担架员、调度人员以及通讯工程、信息网络、急救车辆和装备维修等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随着市区急救点的增加,充分考虑市财政的承受能力,相应增加市急救医疗中心急救人员。
  2.急救队伍建设。放宽进人渠道,各级政府应对愿意致力于院前急救事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进人政策上的倾斜,通过增加编制、招聘编外人员来解决人员不足问题,通过政府购买公共社会服务方式来解决编外人员待遇问题。可以探索院前急救人员定向培养机制,以解决招聘难的状况。晋升评定优先,适当放宽院前急救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晋升方面的条件,稳定专业急救队伍。同时,加强在职专业人才培训、演练等工作,不断提高急救技能。
  3.加强内部管理。市急救中心和各急救点应在贯彻相关规范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急救规范和文明服务规范,加强急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和管理,确立以伤病员为中心的服务观念,提高急救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府投入
  各级政府发挥公共财政职能,支持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保证急救机构正常运营,加大服务能力建设投入,改善开展急救医疗所需的基础设施、车辆设备和专业人才等条件。
  (二)加强协调配合
  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进行急救常识的宣传教育,增进社会公众对急救医疗知识以及呼救方式的了解,增强自救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人道主义精神,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对急、危、重病人进行义务救助,支持、参与急救医疗工作。
  (三)严格依法监管
  依法加强对急救机构、人员、技术等服务要素的准入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健全行业考核考评标准并加强监管,加强执业行为和服务质量管理;成立医疗急救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督导和评估市区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工作。
  (四)深入内部改革
  加强对各急救点及其人员的绩效管理与考核,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市急救医疗中心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工资待遇与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等综合绩效挂钩。完善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分配激励机制相挂钩,充分调动急救医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附件:1.365体育投注:院前急救点建设标准
     2.365体育投注:市区院前医疗急救点建设规划表.doc
     3.365体育投注:市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规划示意图(2013-2020)

 

附件1

                                        365体育投注:院前急救点建设标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级急救点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院前急救能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急救点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审批急救点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的依据。
    第三条 参照国家和省院前急救点建设标准的规定,结合盐城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四条 每个急救点应至少配备2辆监护型救护车。
    第五条 急救点用房包括办公室1间、值班室2间、药械库房1间,每间业务用房面积不能少于12平方米。每间用房都应该设置清晰标牌,各类管理制度必须张贴上墙。
    第六条 急救点应设置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区域,办公室、值班室与停车位相邻。
    第七条 急救点应设置相应数量的停车位和车库。
                                          第三章 规划布局与建设用地
    第八条 急救点的设置和布局,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急救服务半径、人口、交通、经济水平、重点区域以及需求量等综合条件确定。
    第九条 急救点应按城市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独立设置,也可依托医院设置,一般急救点服务半径约为3-5公里,人口密集的地区,服务半径可适当减小。
    第十条 急救点宜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便于车辆迅速出发。城市急救站宜靠近城市主要居民住宅区,或重点区域、或交通要道。
    第十一条 急救点宜远离易燃、易爆设施。
    第十二条 急救点的建筑面积应满足基本院前急救工作需要。
                                          第四章 建筑标准
    第十三条 急救点建筑应贯彻经济、适用、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地方要求确定。
    第十四条 急救点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消防设施的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十五条 救护车车库包括车道的室内净高宜大于3米。
                                          第五章 建筑设备标准及救护车配备
    第十六条 急救点应配置与其功能和建设规模相适应的有线通讯系统、无线集群系统、计算机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第十七条 急救点信息系统配置标准。急救点配备有“120”急救专线电话、外线电话。救护车都应配备有无线电车载电台,GPS及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调度信息接收系统。
    第十八条 急救救护车内的设备配置。救护车按照《江苏省急救中心(站)建设管理规范》监护型救护车器械、药品配备标准配备医疗器械和药品。
                                          第六章农村急救点建设标准
    第十九条 农村急救点救护车辆的设置标准与急救点的要求相同,在建筑面积、业务用房方面可根据农村点的规模酌情设置。

返回顶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