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滚球盘:印发市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12-08 信息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大丰区、盐都区、亭湖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现将《市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365体育投注: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017年1月22日

 

 

市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7-2019)

 

为充分发挥生活性服务业在推动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快市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步伐,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365滚球盘: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根据市政府《365滚球盘:印发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盐政办发〔2016〕8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 就加快市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制定以下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途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以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为重点,着力增加服务有效供给、扩大服务消费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盐城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19年,全市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空间布局;生活性服务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11%左右;服务消费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5%左右。叫响生态湿地旅游、盐城老字号、沿海会展和赛事等“盐城服务”品牌;便民服务、创新服务更加快捷、舒适。

三、重点行动

(一)服务平台优化行动。

1合理布局市区商业网点。结合城市布局规划,构筑科学合理、功能完备、结构清晰、辐射力强的“一主三副七次”的商业网点格局。建军路商业中心重点建设集时尚消费、品质商业、高端服务、主题文化、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市级商业主中心。城南核心区商务商贸中心围绕紫薇广场、金鹰天地等载体,构筑集购物、休闲、商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市级商业副中心。河东商业中心重点打造各种业态齐全,体现高端引领的城市商业副中心。大丰城区商业中心重点发展万嘉城市综合体、红星美凯龙等相关商贸业态,成为365体育投注:沿海地区的重要商业副中心。同时,加快建设城北片区、火车站片区、城南片区、西南片区、河东北部片区、高新片区、环保片区等7个片区商业中心。

2强化集聚区示范引领。按照集中集聚发展的原则,重点推进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健康美容等集聚区建设。重点推动中华麋鹿园、大纵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荷兰花海、大丰日月湖旅游度假区、大洋湾、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等旅游功能建设及重点景区提档升级,争创国家

3积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按照“提升老街区、培育新街区、创建名街区”的总体要求,以改造提升现有街区为核心,整合功能、优化布局、形成特色产业集聚,主导产业与配套服务相融合的新型消费载体。重点改造提升建军中路商业街、浠沧巷商业步行街、陆公祠古玩市场一条街、水街、欧洲风情街等现有街区,规划建设韩国特色商业街、悦达商业街区、美容健康街区等6条综合性商业街、2条特色商业街。

(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1提升生活性行业服务质量。加快实施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在旅游、文化、网络消费、商贸流通、养老、医疗及售后服务等领域开展服务质量提升活动,打造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森风集团等30个质量服务标杆企业。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引导限上生活性服务企业普遍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进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实施“盐城服务”品牌战略。鼓励服务业企业重视品牌建设,把创立自主品牌与商标专用权确权作为重要工作,培育一批能够展示“盐城服务”优质形象的品牌和企业。夯实“东方湿地,鹤鹿故乡”特色旅游品牌;培育“盐城国际车展”等会展品牌,支持森风集团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盐字头”品牌,着力支持盐城八大碗、射阳大米、大纵湖螃蟹、东台西瓜等老字号特色品牌;办好沿海湿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沿海城市羽毛球精英赛等赛事活动。每年定期开展生活性服务业品牌评选活动,促进形成有竞争力的地产知名品牌。

3健全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与国家、行业配套的服务业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家政、养老、健康、文化、体育、旅游、餐饮、社区服务等领域服务标准。推进国家和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探索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新路子、新方法,每年制订省级标准2个以上,市级标准6个以上。完善消费质量监管体系,在食品药品、儿童用品、日用品等领域率先在全省建立起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三)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1整顿规范消费市场。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改善市场信用环境,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建设全市统一的消费者维权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完善消费环境优化联动机制,加强商品质量、计量和明码标价监督检查,强化零售商与供应商的交易监管,保障公平交易。畅通商务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2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强联合执法检查,重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露天餐饮、无照无证经营等行为,规范餐饮市场秩序,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有序的餐饮消费环境。引入第三方检测认证等机制,加强商品质量监管,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加强行业诚信建设。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企业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强化失信联合惩戒,逐步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生活性服务业监管制度。以医疗、培训等领域为突破口,全方位加强重点服务领域诚信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应用及服务领域信用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建设,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四)服务经济创新行动。

1推广应用新兴技术。以智慧民生为目标,以信息互联为手段,加快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与生活性服务业相结合,与电子商务智慧服务社区相结合,促进生活性服务业的全面智能化发展。重点推动“互联网+旅游”跨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线上线下立体营销平台。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发展紧急呼叫、健康咨询、物品代购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借助“互联网+美容健康产业”模式,深化中韩合作内涵,拓展延伸美容健康产业链。

2培育企业创新能力。立足于激发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鼓励服务业企业跨越传统产业边界、整合产业要素资源。引导服务业企业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挥企业创新示范和龙头引领作用。大力发展商贸企业网络销售服务平台,重点培育金鹰天地、中南城购物中心等大型商贸企业自建网络销售平台,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体验经济”,鼓励和支持盐城名特优产品网上商城、盐渎商城等本地平台做大做强;建设盐城农产品电子商城、盐城农产品网上展示馆以及淘宝特色中国·盐城馆等电子商务平台。

(五)便民服务升级行动。

1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便利店(超市)、早餐、洗染、美容美发、家政服务、代收代缴和再生资源回收等基本便民服务进街道、进社区。加快“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使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实施养老服务体系达标工程,新建20个街道老年人日间料理中心,750个社会老年人助餐点。支持大型家庭服务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等方式到社区设立各类便民站点,积极创建国家和省、市商业示范社区。

2建设农贸市场。大力实施鲜活农产品直供社区示范工程,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服务功能,为居民消费提供更多便利。全力推进龙桥、黄尖、吴杨、张庄和楠沁花园等市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加快建设布点优化、结构合理、公益与效益相协调的农贸市场体系。

3建设配送网络。支持快递企业设立统一服务热线,建立统一的客户服务平台。大力推广智能快件箱等自助服务设备投递快件,在城市所有高等院校、规模在万人以上的居民小区、大型商务集中区等快件集中的地点,安放智能快件箱和智能信包箱,提高最后一公里投递智能化水平。

(六)专业人才培训行动。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生活性服务业人才,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服务人才,特别是家庭、健康、养老、旅游、体育、文化、住宿餐饮等行业发展所需的专业型、管理型人才。重点实施旅游人才“235”培训、家庭服务业万人培训工程、万名电商人才培训等各类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水平。

2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每年定期举办家庭服务技能大赛,带动企业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鼓励从业人员参加依法设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或专项职业能力考核。

3建设职业培训体系。鼓励并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加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人才培育,增设家庭、养老、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相关专业,根据市场需求适度扩大人才培养规模,鼓励校企合作,促进育、供、需三方对接。依托各类高校、职技院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企业建设市级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我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分析汇总工作推进情况、组织实施年度考核等具体工作。各区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体系,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体系。市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对行业的指导与支持力度。

(二)强化项目建设。重点围绕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实施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项目,进行滚动培育,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坚持滚动开发、动态更新,加快生活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库建设。健全完善服务业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强化政策措施保障,整合各种优惠政策和要素资源,为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三)强化政策支持。研究完善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优化资金扶持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加快发展。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金进入服务业领域。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通过推行特许经营、定向委托、战略合作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各类服务的力度。

(四)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扩大宣传,及时报道市区生活性服务业创新模式及最新发展动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社会主体参与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和调动社会优质优势资源参与建设,增强相关企业服务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社会关注、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返回顶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