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就业“饭碗”盈满温度

发布日期:2021-01-20 16:00 来源:大丰区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大丰区实施就业富民工程,实际新增就业23822人,稳岗补贴惠及49352人,城乡劳动者创业及各项技能提升培训36764人。

去年,大丰区残联依托评估精准推荐就业,全面动员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走出家门,树立就业信心,通过就业自食其力。以残疾人之家为载体,以辅助性就业手段达到劳动能力测评的目的,建成劳动能力评估和就业方向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人一档一策”台账。降低门槛准入,合理适配岗位,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灵活举办各类招聘活动,组织上门面试。举办小型招聘会3次、微招聘15次、点对点应聘2次,在金风科技、新三维复合材料、久禾生物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31人次。

“家里20多亩田全部流转给荷兰花海,每亩1000多元,再加上我在这里帮着种花,一年挣3万元很轻松。”在荷兰花海务工的新丰镇同丰村村民陈银才对自己现在的收入十分满意。近年来,该镇坚持招商引资、结构调整、公益服务多管齐下,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通过荷兰花海成功吸纳400多人就业,平均月工资达4000元,并带动周边8个村3000多户农户“种花卖花”,实现每户增收3万元。草堰镇梦幻迷宫景区的绿化养护、农园建设、玫瑰培育种植等工作为三元村农民提供近3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家庭农场、农家集市、乡村民宿等,在丰富旅游业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居于“六稳”之首的“就业”,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大丰区激发创业活力,助推创业就业。建立创业扶持“保姆式”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荐好项目参加省市创业大赛,点燃大学生、返乡人员等各类群体创业激情。全面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扩面增容,创业富民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向新业态、新消费、新零售倾斜,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设立专门创业扶持引导资金,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鼓励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建成覆盖区、镇、村三级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服务网络,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2%以下的较低水平,低于省市平均值。建成全省首批“创业型城市”,城乡“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有就业、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子女参加就业培训、推荐就业均实现100%。创业富民担保贷款额度由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向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0家,认定区级创业示范基地35家,每年扶持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自主创业1500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6000人以上……一个个鲜活的就业数字背后是一户户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的家庭,也是大丰区民生温度不断上升的实证。

白驹镇吉海慧:大学毕业的90后女孩吉海慧回乡创业,成立辉海家庭农场。然而在创业过程中,她遇到了资金周转问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大丰区劳动就业管理处立即伸出了援手,通过申请15万元的富民创业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目前农场发展已步入正轨。“创业路上,区劳动就业管理处不仅帮助我申请了创业贷款,还跟踪服务、推介项目,帮我实现了创业梦。”吉海慧说,大丰区人社部门还推荐她参加“创响江苏”大学生创业大赛市级赛、区返乡创业大赛。她参加区人社局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创业精英人才培训班,虽然只有短暂的5天,却让她收获颇丰。在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评选中,由区人社部门精心指导,她创办公司的“线上+线下”绿色农业一体化生产与销售项目获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倾心帮助,我很难创业成功。”

大中街道葛华:被评为2019年度“365体育投注:十大返乡创业能手”的葛华,是大丰这片绿色田野上的“耕耘者”。葛华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一直在外务工,其间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受创业政策的感召,不甘于平凡的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2017年4月,葛华结识了江苏省葡萄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我国葡萄产业的领军人物、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陶建敏。经多方考察论证,听从陶教授的建议,葛华在大中街道办事处及新团村两委会的支持下,于2018年4月和立志创业的好友流转土地534亩,投入资金1300万元,注册成立盐城绿生源现代农业公司。目前,公司经营良好,达到预期目标,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分别在“百果园”“果缤纷”“鲜丰水果”等高端果蔬平台上销售,同时还成为中农批冷链物流的合作伙伴。“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创业补贴支持就像是‘及时雨’,让我们的创业之路走得更加稳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