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高作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4-09-13 10:12 来源:建湖县政府办公室 字体:[ ]

9月1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第二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建湖县高作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入选。

2021年,高作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自然资源部部署的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之一,依据实用性村庄规划对项目区进行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系统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生态保护修复和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四大类工程,整镇推进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成稳定高产吨粮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步实施,有效解决农村土地“不能用、用不好”困局,取得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实现“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效益有提高”,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作经验做法于2022年6月27日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门进行报道、2023年7月在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一张总图”优化乡村格局。坚持把科学系统整治规划方案作为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牛鼻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以“稻香高田、红色耘作”为核心,立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田园风貌塑造等乡村发展需求,促进整治方案与农业、交通、水利、供电等部门各类专项规划有机衔接,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原则,确定组织管理、实施时序、项目安排等内容,确保全域整治四大任务准确客观实施。突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科学制定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标准,重点增加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实施灌排分开,疏通河道,畅通排水,增加蓄水容量;增加有机肥投入,注重培肥土壤;发展生态农业,改造农田生态系统,建设一定比例生态化渠道,做到“一张总图”指挥土地系统综合整治。

“两条路径”提高耕地效益。实现耕地提质增效,按照“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农用地整治和建设用地复垦,破除田埂、平整田地,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目前已形成补充耕地指标733亩、增减挂钩指标1998亩。正在推进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完成农户搬迁655户,预计新增耕地317亩;实施完成占补平衡补充耕地510亩。提高耕地经济效益,按照“先流转、再建设,先平整、再配套”模式,统筹“水、田、路、林”等设施建设改造,逐步建成“田成方、渠成型、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土地连片化、条田化、单元格化高标准吨粮田。“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形成西南、中部、东部3个万亩连片优质稻麦种植基地,建设智慧农场,实行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和种植水平,亩均增产100多斤、增收达200元。

“多种手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依托县新农投公司平台,借助“遇建湖鲜”县级农产品品牌优势,推介销售高作镇特色农产品;编制完成以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长北村特色保留村庄为主题的体现农耕文化的红色文化旅游规划方案;成功举办“苏韵乡情”省级活动,整合龙虾学堂、春源果蔬、军曼火鸡总动员等“红色、绿色、金色”乡村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打造乡村游精品线路,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通过全域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增加就业岗位,解决目前农村人均耕地少的问题,相关配套服务项目也会增加非农就业岗位;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可为试点区及周边区域带来可持续性的经济收益。据测算,“十四五”期间,高作镇将实现“村级积累突破1000万元、村集体每年经营性收入平均突破100万元、户均集体分配累计突破1万元”目标任务。

下一步,建湖县将坚持系统思维,严守试点底线,以高效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为抓手,放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成效,围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生态保护修复和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四大任务,结合“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试点改革,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富于民”战略,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的原则,推进“农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全力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特色品牌,实现耕地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与乡村风貌重塑协同发展,建设良田增产、产业增收、生态增绿、农民增富的“强富美高”新农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