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目的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快普及,全市充(换)电设施数量近年来年增幅均在50%以上,较好地满足了市民出行需求,截至2024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2万辆,建成充电站点超750座,累计建设充电设施超8万个,其中公共桩5119个,直流桩占比超76%。为进一步明确我市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布局、建设要求、运营维护、监督管理以及部门职责分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市出台《365体育投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
二、制定依据
1.《365滚球盘: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9号);
2.《365滚球盘: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的意见》(安委〔2024〕11号);
3.《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苏工信规〔2022〕2号);
4.《365体育投注:部分新兴业态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分工》(盐政办发〔2025〕6号)
三、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分为总则、规划布局、建设要求、运营维护、监督管理和附则6章共31条。
(一)总则。明确管理办法依据的政策文件,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的定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自用充电设施、专用充电设施、公共充电设施和专用换电设施)和《管理办法》适用范围。
(二)规划布局。明确市级专项规划的总体原则和重点区域,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进行编制。对居住区、单位内部、专用场地、公共区域、城际公路、乡村地区等场景设施建设的比例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
(三)建设要求。实行审批手续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对居民及单位在自有停车位安装设施无需办理规划、建设、施工等许可证。明确设施建设的执行标准、计量规范、施工资质和安全环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对公共领域的设施由所有权人对照要求申请验收;对新建工程同步建设或预留安装条件的设施,纳入整体工程一并验收。
(四)运营维护。提出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相关要求,包括建设运营企业资质要求、履行相关职责义务、建设完善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维护充电场地、推进新技术创新应用等内容。落实运营企业和设施场地管理方加强行业自律并依法依规经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充换电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五)监督管理。建设运营实行属地管理职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为本行政区域内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安全管理实行属地和行业共同负责,以“所有权(经营权)归谁、责任归谁”“谁的场所谁负责”“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为基本原则,产权单位和运营单位共同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属地人民政府全面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各有关部门(单位)依职责分工负责。
(六)附则。明确办法施行时间为2025年6月1日至2028年5月31日。
文件包含1个附件,明确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规局、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数据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和供电公司等17个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