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亭湖区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路径,充分整合自然禀赋和人文底蕴,着力构建田园美、人文美、生活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激活乡村全面振兴“一池春水”。
田园升级,带你走进“向往的生活”。新兴镇新场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丰富的旅游场景,创新打造“生态+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建设集景观游览、民俗体验、农事研学于一体的综合型农旅项目,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该村外婆农场利用通榆河西侧千米绿化带打造“森呼吸”走廊,将农耕、劳动教育基地、自然学校、乡村民宿、生活馆餐饮、生态养殖基地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机结合,新建农耕文化长廊与百草园实践区,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焕发生机。为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新场村正加快实施“时光里”农家院落改造项目,打造沉浸式田园生活综合体,让农旅融合成为新场村的“金字招牌”。
品牌赋能,传统农业迸发新活力。随着特色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南洋镇月青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采摘“网红村”,形成“一品主导、多品开花”产业化经营模式。为让优质农产品走得更远,通过统一包装、电商推广等方式,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草莓、冬桃、葡萄等农产品畅销周边城市,林果经济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从三月赏花经济到七月采摘热潮,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村庄正演绎着“四季有景、月月可游”的产业振兴新故事,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感受桃花源般的诗意生活。
艺术点睛,特色场景“圈粉”无数。毗邻丹顶鹤保护区的黄尖镇兴农村,以“艺术活化乡村”的创新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在潮间带艺术村,夯土墙上绘制的梵高《星空》、莫奈《睡莲》等油画尤为“出圈”。“出圈”背后,是兴农村不断拓展的文旅新场景。兴农村借力潮间带艺术村项目实施,创新开发“村民+艺术+民宿”经营模式,鹤龙农场、自然艺术中心、国际油画村、单向空间等区域深受游客欢迎。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络绎不绝,纷纷前来探寻这份古朴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的美好。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优势,兴农村正全力推动旅游、文化、民宿于一体的休闲观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打造长三角生态艺术旅游目的地。一幅“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正在黄海之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