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锚定绿色低碳 深化产业转型

发布日期:2025-04-25 10:53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体:[ ]

4月16日,位于阜宁经济开发区的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各条生产线正满负荷高效运转。火热繁忙的生产景象,传递着蓬勃向上的生机。

创新是企业发展、产业转型的关键。该公司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新上的加工中心不仅实现钻模、切削、成型“一条龙”生产,还大大提高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公司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建设,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升先进产能比重,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总经理高长友介绍,一季度公司开票67626万元,进出口655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8%、31%。

今年以来,阜宁加快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分行业指导企业采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淘汰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更新替换先进设备,支持传统产业企业抢抓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机遇,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价值链高端迈进、技术工艺高峰攀登。聚焦新能源、新型纤维材料等主导产业和“3+2+3”产业链,持续实施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充实完善8条产业链“四图三清单”,指导各镇区(街道、社区)瞄准产业链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上下游和供应链配套项目、产业链短板缺项环节延链补链、配套合作。

一季度,全县工业实时开票总量171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实时开票118.2亿元、同比增长8.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1%,41个列市新增长点项目新增开票0.51亿元。47家企业申报第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74家规模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口径实施技改投入12亿元。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高端锻件生产、热处理、智能制造、研发营销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示范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等称号。公司主导产品为高精度耐腐蚀锻钢球阀成品部件,广泛应用于海洋船舶、核电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型成套装置,产品远销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2024年,该公司开票销售3.45亿元,入库税收4281万元。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公司勇立潮头的‘法宝’。”公司总经理高长友介绍,公司从2005年开始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进行设备技改。2024年,新上万吨齿圈智能制造项目,订购5万吨、2万吨智能化多向模锻液压机等国内外先进加工设备,逐步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

阜宁还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聚焦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广节能低碳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实施节能改造。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碳管理,推行产品碳足迹、项目碳评价和企业碳管理,健全绿色制造培育体系,推动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组织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更大力度推进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和“三项清理”,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投入产出效率“双提升”。

“我们从选种子育苗,到制浆做木纤维,全产业链实现绿色环保。”4月16日,赛得利(盐城)纤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东林自豪地说,公司获得国际森林认证体系PEFC-CoC(产销监管链)认证,以及由国际环保纺织协会OEKO-TEX?颁发的可持续纺织生产STeP认证等,确认其纤维产品不含有害物质,符合欧盟生态要求。

赛得利(盐城)纤维有限公司于2021年成立,生产的纤维素纤维天然、环保、可生物降解,是生产服装面料、家纺面料和卫生用品(婴儿湿巾和美容面膜等)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技改研发投入,对生产管理、技术工艺、安全环保等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产能逐步释放,产品质量稳步提升。通过自主研发以及技术引进,公司获得57项专利。2024年,纤维素纤维产量首次突破24万吨,开票销售29.39亿元,纳税1268万元,外贸进出口超2.2亿美元。目前,公司各项业务欣欣向荣,成为全市纤维素纤维“链主”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